1.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
     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      首頁 > 黨建 > 基層

      現場新聞大賽·我說這十年丨 從“自己干”到“帶頭干”

      現場新聞大賽·我說這十年丨 從“自己干”到“帶頭干”

      來源:聊城日報發布時間:2022-09-26 18:47:31

         ■口述人:李現來(陽谷縣安樂鎮王莊村黨支部書記)

        我叫李現來,今年38歲,是陽谷縣安樂鎮王莊村黨支部書記,因為有7000只種鴿的養殖基地,大家給我起了個“鴿子大王”的綽號。
        這幾天,看著孵化箱里一只只破殼而出的幼鴿,我心里甭提多高興了。
      李現來在查看種鴿長勢.jpg
        李現來在查看種鴿長勢。許金松攝
        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,小時候家里一直養著幾只鴿子。結婚后,我在縣里的一家企業上班,每月有固定的收入,生活也比較安穩。2012年,我決定跳出“舒適圈”,萌生了養鴿子的想法,于是買進了200只種鴿。因為有著多年的養殖經驗,又趕上市場行情不錯,當年,我就收獲了種鴿養殖的“第一桶金”。
        雖然賺的錢不多,但初步的成功,激發了我創業的熱情。2013年,在村里的幫助和協調下,我租下了村里的一處舊雞棚,作為養殖場,并逐步擴大種鴿養殖規模。
        2015年之前,養殖場一直采用傳統養殖模式,我和妻子起早貪黑,照顧鴿子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?粗恢恢圾澴幼聣殉砷L,收益越來越好,雖然身體很累,但心里很甜,感覺日子更有奔頭了。
       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,2016年,我籌集資金購買了自動化料機。自動化料機的使用不僅解放了勞動力,也讓鴿子的飼養變得更加科學、規范。
        2020年,在鎮黨委、政府的幫助下,我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,建起了占地10畝的鴿子養殖基地,種鴿數量達到7000只。鴿蛋、肉鴿銷往上海、杭州等多個城市,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,我也成為大家眼里的致富能手。
        物質上富裕了,精神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。2018年,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,經過組織培養,成為一名正式黨員。今年9月,經過民主測評、黨員推選,我成功當選王莊村黨支部書記。
       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“先手棋”。今年,我帶領王莊村全體村民,從整治人居環境、修建道路、綠化提升、治理坑塘入手,讓王莊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,在全鎮季度考核中被評選為一類村莊。村里的4個廢棄坑塘經治理變成魚塘,承包出去之后,給村集體增加了不少收入。
        我深知,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引擎。有了這個基礎,黨支部就可以為群眾辦更多實事。
        土地資源是王莊村最大的資源,我認為,唯有充分挖掘土地資源,堅定不移搞好土地流轉,實現土地規;、集約化、機械化種植,才能最大限度增加村集體收入,為群眾辦更多實事,實現鄉村振興。
        我們村積極響應安樂鎮黨委、政府號召,做足做活“黨支部+土地流轉”文章,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,先后召開了村“兩委”會議、黨員大會、群眾代表大會等近10次會議,讓大家充分了解土地流轉的政策和利好。
        今年秋季,王莊村成功簽訂70余份合同,流轉土地300畝,調整地塊43塊,成功打造出一塊成片連方的大田。通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,實現了土地規;、集約化、機械化、科技化種植。僅此一項,每年能為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,為鄉村振興打下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。
       。ū緢笥浾 許金松 采訪整理)
      【責任編輯:顧楊洋】
      欧美特黄A级高清免费大片A片
        1.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
         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