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
     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      首頁 > 黨建 > 基層

      誓將荒地變林海

      誓將荒地變林海

      來源:聊城日報發布時間:2022-09-20 16:22:55

         ■ 口述人:王吉貴(茌平區國有廣平林場黨支部書記、場長)

        仲秋時節,漫步在茌平廣平林場,登頂30余米高的觀景臺,放眼望去,無邊的林海生機盎然,翱翔的白鷺成群結隊,潺潺的河水波光粼粼,儼然一幅生態油畫。這里也是一座天然氧吧:負氧離子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5000多個,PM_2.5含量低至每立方米3微克,每次呼吸都令人心曠神怡。
        這片面積超2000畝的生態林場,是我心中的“熱土”;厥走@大半輩子,我似乎也只干了一件事,那就是跟樹打交道。工作過的兩個單位均與林業有關——曾經工作35年的王老苗圃,8年前入職的國有廣平林場。
        1979年,我來到原茌平縣國有王老苗圃參加工作。當時的苗圃為澇洼鹽堿地,“春季白茫茫,夏季水汪汪”,化肥種子運不進,苗子果實運不出,職工待遇無著落,住宿條件臟亂差。面對這樣的條件,我內心也有過迷茫,但轉念一想,只要努力干,難道還能干不好?后來,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到原聊城地區林業局匯報工作,見到了時任局長孔繁森同志,他的鼓勵,更讓我堅定了一生從事綠色事業的志向。
        1995年,我擔任苗圃主任后,帶領全體職工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,大刀闊斧搞建設——硬化道路10公里,改造土地1500畝,開挖溝渠1.2萬米,新建橋梁20座,新打機井25眼,實現旱能澆、澇能排,地成方、路成網,溝路兩旁樹成行,徹底改變了苗圃的生產生活條件。與此同時,苗圃積極與大專院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引進優良品種,年均出圃苗木120萬株、種條200萬根、綠化苗10萬株。
        2011年,我們新建了辦公樓、家屬樓,廣大職工的工作、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。當年10月26日,山東省林木種苗花卉工作現場會議在王老苗圃召開,來自原國家林業局、原省林業廳和各地市的林業戰線領導和工作人員共100多人齊聚茌平。此次活動在茌平林業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        2014年,組織派我任國有廣平林場黨支部書記、場長。這又是一塊“難啃的骨頭”——廣平林場生態恢復、濕地保護和推進茌平金牛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任務異常艱巨。
        當時,林場的林地面積僅有1000余畝,數百畝澇洼鹽堿地未得到有效利用。我和職工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中。幾年內,我們收回林場對外承包的土地1200畝,通過挖溝、抬高地面的方式,改造澇洼鹽堿地,新種白蠟、櫸樹、黃金槐、裂葉榆等60多個樹種,植樹6萬余株。2019年12月,金牛湖濕地公園順利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,晉級國家級濕地公園。當收到這個消息時,整個林場都沸騰了。
        2021年春,我和同事又種下了100畝的高品質蘋果、梨、桃等果樹,共計6000多株,以此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。
        今年,我們又挖溝開渠、抬高地面,計劃新種100畝樹,盡量涵蓋北方所有的樹種。前不久,廣平林場被授予“全國綠化先進集體”稱號,再次為聊城贏得榮譽。
        回首這些年,我們一步一個腳印,樹木越來越多,林場的生態越來越好,每年吸引白鷺、夜鷺、紅隼等上萬只鳥兒前來繁衍生息。
        快到退休年齡,身體也不如原來了,但我始終熱愛這份綠色事業,愿在林海里繼續揮灑汗水,多種樹、種好樹,進一步擦亮“國字號”生態名片。
       。ū緢笥浾吡殖坎稍L整理)
      【責任編輯:顧楊洋】
      欧美特黄A级高清免费大片A片
        1.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
         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