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
     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      首頁 > 黨建 > 黨史

      喜迎二十大·文物里的紅色故事丨紅色印記映運河 千秋黨史照未來——探尋臨清解放紀念碑背后的紅色故事

      喜迎二十大·文物里的紅色故事丨紅色印記映運河 千秋黨史照未來——探尋臨清解放紀念碑背后的紅色故事

      來源:聊城晚報發布時間:2022-09-23 09:27:26

      文/圖 本報記者 呂曉磊

      9月20日,秋高氣爽,位于臨清市城區的大眾公園內綠樹成蔭、空氣清新,鳥兒在林間竊竊私語,人們坐在長凳上愉快地聊天。在距離人群不遠處,靜靜地矗立著一座紀念碑,紀念碑旁,松柏靜默,冬青凝綠,紫薇樹上花團錦簇,在陽光的照耀下,碑身上“臨清解放紀念碑”幾個字熠熠生輝。

      “紀念碑原為1945年臨清解放時周邊群眾所送的‘慶祝牌’,現石碑為2005年臨清市人民政府為紀念臨清解放六十周年所立。”臨清市檔案館原館長郭東升說,臨清解放紀念碑是臨清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,經過長期奮斗,流血犧牲,實現翻身解放的勝利象征,它不僅是臨清人的精神家園,也是一座屹立在臨清市民心中的勝利豐碑。

      230856360626.jpg

      臨清解放紀念碑

      銘記解放的炮火

      1945年,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了最后的關鍵時期,侵華日軍已是強弩之末,盡顯疲態。夜幕下的臨清,波詭云譎,暗流涌動。

      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16日晚,駐臨日軍連夜逃遁。國民黨山東省第四區駐臨專員兼保安司令熊紀明、偽臨清縣長鄭行邵隨之大肆收編偽軍,整合了一萬多名偽頑雜匪武裝盤踞臨清,繼續與人民為敵,殘殺無辜百姓。中共冀魯豫軍區決定發起臨清戰役,徹底肅清余孽。

      舊時的臨清城總體布局為北部的磚城和南部的西南關。磚城一向為官府署衙之地,侵占臨清的日軍稱為“紅部”的司令部就設在這里。日軍撤走后,由被熊紀明收編的山東保安第八旅王來賢部約3000人駐防。

      西南關位于京杭大運河的南北兩個支流與衛運河交匯之中洲,長二三公里,是臨清城的經濟中心,也是臨清城區的主體,蜿蜒起伏,是臨清城的制高點。位于臨清西南關的土山(今龍山),是當年臨清戰役的主戰場之一。

      “參加臨清戰役的敵人有一萬余人,我方有兩萬余人。”郭東升說,根據敵軍布防情況及其內部相互矛盾、互不成體系的特點,解放臨清戰役指揮部決定采取“四面圍城、三路合擊、分割穿插”的打法:第七軍分區司令員趙健民指揮七分區所部攻打磚城和河西磨盤街(偽山東保安第八旅王來賢部駐防);戰役總指揮王宏坤率部進攻土山和西南關(偽山東保安第四十旅肖子玉部駐防);第四軍分區代司令員胥光義率部主攻河西街、車營和武訓小學偽軍(偽縣長吳化修部及吳連杰部);第四軍分區武委會主任胡代耕率部夜渡漳衛河,從西面攻城配合行動。

      1945年8月30日,夜幕降臨,又下起了雨。八路軍各部隊冒雨急進,于午夜時分完成了對臨清城的包圍,敵人毫無察覺。

      總攻開始,戰斗在東南、西南、西北、東門幾個方向同時打響。4個主力團發起沖鋒,從四面包圍,趙健民負責的東門很快被打開,隨后南門也被打開,西南關土山的包圍圈也越縮越小。當夜的臨清城,槍炮聲、喊殺聲此起彼伏,火光雷電將整座城映照得如同白晝。

      8月31日,八路軍部隊用野炮轟擊馬市街吳連杰指揮部,偽軍軍心動搖,四處潰逃。9月1日17時,王來賢殘部向禹城逃竄。戰斗結束。

      230856530664.jpg

      紀念碑上刻有臨清解放事略

      承載傷痛與榮光

      9月1日,臨清宣告解放。

      “七月二十四呀,炮打臨清城;機關槍子一響,偽雜一掃平;提起八路軍呀,打仗真英勇;炮打臨清一夜成了功!”得知勝利喜訊的群眾高興地走出家門,冒雨歡慶臨清解放。大街上,人們敲起鑼打起鼓,架起彩船,扭起秧歌,唱起小曲,拿著花生、紅棗、雞蛋等慰問品,從四面八方涌進臨清城。

      “臨清是個經濟重鎮,當時在石家莊、濟南還沒有解放的情況下,臨清的解放對于解放區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。”郭東升說。

      在秋日艷陽的照耀下,臨清解放紀念碑靜靜地矗立在公園中,與周圍的喧鬧繁華形成巨大的反差。臨清解放紀念碑由三個碑面組成,一面刻有黑伯理題詞的“臨清解放紀念碑”,另兩面刻有臨清解放事略。紀念碑現為聊城市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  風雨數十,紀念碑默默訴說著代代相傳的英雄事跡,也承載著臨清人生生不息的愛國熱情。

      解放戰爭時期,臨清是當時華北解放區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之一,是冀南一地委、一專署機關所在地,建有兵工廠、野戰醫院、大兵站,成為華北支援解放戰爭的后方中心。在“一切為了前線,一切為了勝利”的戰斗號召下,臨清人民清匪反霸,進行土地改革,擁軍支前,參軍參戰,開展大生產運動,大力發展工商業,從諸多方面支援前線,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戰役戰斗的支前任務,在全國解放戰爭中作出了較大貢獻。大批革命先烈在臨清這塊土地上流血犧牲,前赴后繼,英勇奮戰。先烈們的光輝事跡和革命奉獻精神,成為激勵臨清兒女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。

      見證城市的新生與成長

      秋日陽光下的大眾公園里,練劍的大爺步履穩健,跳舞的大媽歡快熱鬧,嬉戲的孩子天真活潑。如今,在臨清這座城市里,大家只爭朝夕、奮力向前,追逐著幸福美好的生活。而人們之所以能夠奮斗、能做選擇,是因為有一些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,鋪好了道路。正是因為先烈們甘于拋頭顱、灑熱血,用血肉之軀去換取一座城的解放與和平,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。

      現在,大眾公園已成為臨清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、革命傳統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場所。每年,紀念碑都會迎來上千人次的參觀,大家來到紀念碑前,重溫那段歷史,接受愛國主義教育。

      臨清的發展日新月異,但這座紀念碑就像一位見證者,一直默默矗立在那里,銘記著過去的那段烽火歲月,提醒著人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,也見證著臨清在新時代下的新生與成長。

      【責任編輯:任玉偉】
      欧美特黄A级高清免费大片A片
        1.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

          <tbody id="9n9y9"><pre id="9n9y9"></pre></tbody>